清水池及管道安装施工方案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控制方案(一)技术依据1、GB5026—93《工程测量法律规范》.2、施工图纸及招标人提供的建筑红线和基准高程点。(二)定位轴线控制定位轴线的确定根据规划局给出的坐标点,将本工程轴线用经纬仪、钢卷尺定位。(三)标高的确定及传递首先根据图纸及现场给定的+0.000 标高,用水准仪抄至现场固定建筑物上作固定标识,并做好保护工作。(四)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根据本工程的基础构造以及地质情况,我局将本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建筑四周及变形缝处框架柱的+0。000 标高以上 200mm 处。沉降观测点不超过 12 米设置一个.2、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设置完毕,应进行首次观测,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每一层框架施工完毕应观测一次,砌体和装饰工程施工完毕后观测一次,然后到全部竣工后观测一次。使用后第一年内每季度测一次,第二年内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并应做好每一次观测的质量记录。5.2、土方开挖根据现场红线及开挖深度,确定开挖边线,然后用挖掘机分区段一次性挖至设计施工标高,自然放坡,土方由翻斗车随时运往倾倒地点,基础四周作 1。5m 高围护,四边设上下钢梯各一部。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2、根据设计标高,挖土至标高上 300mm 处停止,进行人工清底,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人工进行.3、基础开挖选择反铲挖掘机一台,自卸汽车配合运土。4、土方开挖前应仔细测量、放线,现场技术负责人应仔细复核 .按规定留工作面及排水明沟尺寸 1.5m,放坡按 1:0.33,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在距坑底设计标高 50cm 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人工修帮、清底。6、基础开挖完毕后,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验坑.5.3、土方回填1、工艺流程:基坑底地坪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2、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 200—300mm,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素土不小于 0.93。3、回填前必须排除积水,清除含水量较高的浮土和建筑垃圾。4、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验收,并且办理好隐检手续。5、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和厚度。6、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然后测密实度,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7、回填房心和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先用人工在两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