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1、滨州市阳信县交通局发布的工程招标文件、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及施工图纸。2、现场调查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标前会答疑及补遗书。3、交通部发布现行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法律规范》、《公路养护技术法律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4、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5、我公司管理、设备、技术力量及综合能力。6、我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等。第二节 编制范围本次招标文件(含答疑书、补遗书)确定的滨州市滨阳大道工程第二合同段(K10+250—-K15+912,全长5.662公里),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等工程内容。第三节 编制原则1、根据投标安排工期比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略有提前的原则编制总体施工计划,并以此为依据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2、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工艺先进而又经济可行的原则,严格遵照招标文件对滨州市滨阳大道工程第二合同段建设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3、坚持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点线结合、均衡施工的原则。4、坚持永临结合,既满足施工要求,又兼顾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交通、灌溉、生产及生活造成的影响.所有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布置尽量少占良田,保护水土,贯彻文明施工。5、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6、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通过对技术、方案、劳务、设备、材料、资金、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成本、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7、坚持“安全第一"、“建设公路、环保同行"的原则。施工、安全与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多措并举,达到质量、安全与环保多方满意。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本项目滨阳大道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境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阳信与滨州市区相连的快速通道,成为横穿阳信县东部的主干道路,将有助于促成东部开发和县域经济的进展,成为阳信县连接市区的一条景观大道.本工程的修建对提高当地人民出行条件与生活质量,对促进沿线区域的经济进展,对优化滨州市公路网的布局起到重要的作用;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