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 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经济学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它是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学说,系统地分析了各种经济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经济政策与方法,课程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这门课程要实现三个主要目的:领悟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培育对现实世界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使学生尽快步入经济学之门,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相关经济模型,培育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使其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经济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知识、能力、素养的基本要求;(1)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宏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利用所能发挥的作用,理解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2)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3)通过学习运用经济学分析讨论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4)培育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参加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2、 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以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辅之于习题、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灌输式教学;(2)启发式案例教学;(3)主动式讨论教学;(4)多媒体演示教学。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 1 章 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的讨论对象和讨论方法,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区别。要求:了解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理解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选择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讨论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讨论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证分析方法。第 2 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主要内容:包括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