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面试理论热点: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深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规定,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布署。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逐渐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布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停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布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通过 30 数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停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主线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明显,全国 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毕了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企业治理构造逐渐规范。一大批国有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股份有限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鼓励约束机制逐渐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至,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 10.73 万亿元增长到 42.38 万亿元,年均增长 16.6%。国有经济布局和构造深入优化,国有企业从中小企业、一般加工行业逐渐退出,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获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政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