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陈 文一、对中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紧迫性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严重的缺失,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中学生对自我认识的不足,对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很茫然,缺乏学习动力.一项对高三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高达 92%的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9。9%的家长对同学的职业选择产生了一些的影响,而绝大多数家长并没有给同学一定的帮助。反映出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方面的严重缺失。近年来,大学生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对大学生失业诸多原因的分析中,有一个原因被忽视,就是我们在中小学阶段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在许多地区这项工作都是空白。一项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调查表明:有 42。1%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假如可以重新选择,有 65.6%的大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许多大学生甚至毕业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这些学生在高中时就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很多人填报志愿选专业时并没有依据对自身特点的认识,也没有站在关注自己潜能进展的角度去正确选择专业.往往是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所谓的“热门”或“好就业”的专业,却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缺乏兴趣或不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从而丧失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面对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环境,要求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每个生命的成长。因此,尽早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非常重要,迫在眉睫。二、认识自我和职业,科学规划未来⑴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章达友教授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一书中指出,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是充分了解和认识自我,审时度势,制定恰如其分的目标,用目标引导和激励个人职业行动;挖掘个人潜能,力争做得最好,力争现在比过去更好,从而使人生过得充实和富有意义。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测验”鉴定了 9 种能力,分别为:一般学习能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推断能力、图形知觉能力、符号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