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7-202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和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其他类型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可参照进行。 本标准适用于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 2 法律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AQ/T 9002—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函〔2024〕62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实行的应急行动。 3.3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有效控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实行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4 事故情景 accident scenario 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或有害因素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 3。5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3.6 综合演练 complex exercise 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3.7 单项演练 individual exercise 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3。8 现场演练 field exercise 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 3.9 桌面演练 tabletop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依据应急预案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 4 应急演练目的 应急演练目的主要包括: a) 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 b) 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c) 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d) 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