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_第1页
1/11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_第2页
2/11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_第3页
3/11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生地隧道是云南国道 214 线香格里拉至德钦段内的一座单线隧道,起点里程为 K223+643,止点里程为 K225+492,隧道全长 1849 米,隧道平面位于直线及 R=1500m 的右偏圆曲线及直线上,纵面位于2.414%的纵坡上,隧道最大埋深 335m。本隧道设计车速 6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 1+0。5+2*3。5+0.5+1=10m,隧道建筑界限净高 5m,地震烈度按 VII 度设防。全隧道采纳曲墙(IV 至 V 类带仰拱,III 类无仰拱)复合式衬砌。全隧道均按新奥法施工,采纳光面爆破技术、锚喷支护及湿(潮)喷技术。全隧道设紧急停车带 4 个(左右各 2 个)。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2。1 地形、地貌生地隧道隧址区属剥蚀构造高山地貔,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较陡,一般坡度约 40~80 度。局部陡壁悬崖,山体浑厚,沟系发育,多为“V”字型。海拔高程在 2400~2550m 之间,多为杂草、树.1。2。2 地质构造生地隧道覆第四系全新统(Qal+pl)坡崩积体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Qdl+el)坡残积层:上部为灰色、灰黄色、棕黄色、灰色耕土、粘土、粉质粘土。下部为棕黄色、灰褐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含砾石粉质粘土多呈硬塑~坚硬,角砾土、碎石土呈稍~中密实状。第四系更新统(QPl):紫红色、灰白色角砾岩、角砾结构,中厚层构造,呈钙质、泥铁质胶结,胶结性较差,成分以灰岩、硅质岩、砂质板岩、变质岩为主,含量占 30~50%不等,锤击易碎,全隧道均处于褶皱(局部地段有水平岩层)、断裂带、岩溶裂隙发育(局部地段岩溶裂隙强烈发育,有溶洞)地段内。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岩溶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岩溶水及构造裂隙水较少。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根据国家标准《中国震动参数区划图》,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15g。1.2。3 气象该区自然气候条件较为特别,主要受西南季风气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6~10 月,受西南暧风湿气流影响,阴雨天气多,雨量占全年雨量的 80%,形成湿季。11~5 月受干暧的南支西风急流控制,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20%,晴天多,光照足,蒸发量大,形成干季。县境山高谷深,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 1503m 的金少江东河谷到海拔 5396m 的哈巴雪山和海拔 5545m 的巴拉格宗山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暧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冷温带、高山亚寒带六个气候带。气候幅度宽气候带窄,形成“一山分季"的典型立体气候。本隧道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地隧道工程施工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