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7 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刺激的三个基本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阈值 (阈强度) :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3、生殖 4、适应性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一、内环境及其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细胞外液:细胞外的液体.体液 60%:细胞内液 40%、细胞外液 20%(血浆 4%、组织液 16%)(二)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三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主)、体液调节(主)、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有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后天培育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固有的)。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神经—体液调节:复合的调节方式。(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心肌、肾血流量的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三种调节都属于控制系统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受控部分(效应器、靶细胞)。(一)自动控制系统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相反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排尿、血液凝固、分娩反射都是正反馈。(二)前馈控制系统:条件反射,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脂质双层膜(双层脂质膜)、蛋白质、细胞核(染色体)、内质网、线粒体、生产ATP、囊孢、 蛋白质决定细胞的功能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是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细胞的共同特征。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4、出胞入胞、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