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主机更换曳引轮的工艺与流程无锡苏迅电梯自动化有限公司 夏树行 摘要:轿厢在井道内上下运行,主要是依靠主机曳引轮驱动钢丝绳的曳引,根据电梯速度,载重计算出需求摩擦力,再计算出曳引轮的大小与绳槽的数目,从而决定钢丝绳的直径与根数,由于长时间使用磨损,曳引轮与钢丝绳到达报废标准,均需更换,以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关键词:曳引轮,钢丝绳,绳槽,摩擦力,液压拉马,工具电梯主机曳引轮的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 QT600,一般硬度为 220—270HBS,其直径根据电梯载重速度等参数决定,一般常用直径从 300—900 左右,其边缘上开有绕钢丝绳用的绳槽动性,安装在曳引机主轴上,由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带动旋转,电梯的动力传递由钢丝绳与绳槽的摩擦力实现,曳引轮上的绳槽形状通常有以下三种,1、半圆槽也称 U 形槽,这种绳槽与钢丝绳形状相似,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大,对钢丝绳的挤压力较小,有利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但绳槽与钢丝绳摩擦系数小,易打滑,多用于高速复绕式电梯中。2、楔形槽也称 V 形槽,它与钢丝绳接触面积较小,钢丝绳受到较大的挤压,钢丝绳变形大,有较大的摩擦传动力,绳槽与钢丝绳的磨损较快,磨损后降低动力的传递能力,由于易磨损,一般在杂物电梯上使用。3、带切口半圆槽,又称凹形楔形槽,它为目前电梯上采纳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在半园槽的底部切削一条楔形槽,该种槽对钢丝绳的挤压较小,而当量摩擦系数因有切口需增加了许多,还具有比较稳定的摩擦传递能力,即使在槽形磨损而中心向轴心方向下移时,摩擦力的变化也不大,针对以上三种槽形的曳引轮在工作过程中的更换工艺与流程我们分有齿轮主机与无齿轮主机进行分别探讨分析:一、有齿轮主机曳引轮更换的工艺与流程:1、制定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2、电梯检修运行,支杆撑起对重,用手拉葫芦起吊轿厢,拉起限速器联动安全钳,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3、拆除曳引轮防护罩及防钢丝绳防跳装置,松脱曳引轮上主钢丝绳。4、在曳引轮轴的中心丝孔上旋入长度为 700mm 丝杆,一般为 16-20mm。5、一般曳引轮轴径为 80-120mm,在固定丝杆上套入外径为60mm,内径为 22mm,长度为 50 mm 的钢制轴套,数量为1—2 只。6、将柱塞中空式液压拉马小心地穿在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7、用特制长度为 500mm,中心 30 mm 两侧长腰孔的专用钢支架穿入曳引轮轴中心丝杆上,位置在液压拉马后侧.8、在专用钢支架的中心两侧各有两只直径为 20 的长腰孔,便于固定曳引轮两侧的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