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数学品质提升的路径【摘要】数学学习中的自省、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思自己在解题、思维或实践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及时优化学习方式和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关键词】 反思 作用 方法我国古代就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质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等至理名言,强调了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反思的学习是固化的学习,要经常进行反思性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新知的产生,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一、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反思:即总结回顾之前的事情,从中吸取经验,帮助成长。反思性学习,就是学生能用判断、怀疑的眼光对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再次思考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不具有自觉进行复杂的反思活动的能力。因此,小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主要是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判断思考的过程。但是,反思性学习的思考过程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检验问题、思考问题”,而是要求学生主体主动进行逻辑推理,仔细推敲判断以及回顾反思的态度。反思能力是指主体,对自己的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等进行客观的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活动效果的能力。 二、反思性学习促生长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学习很认真,智力也不差,为什么数学总学不好呢?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有相同点:他们很少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就像算盘上的算珠,拨一下,动一下,缺乏学习的主动思考性。课堂上老师讲的数学例题都能听懂,可是到了做课后作业的时候只要题目稍加变化,就难以解答。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后,我就遇到了类似的现象。请看下面这两个教学片段。片断一师:请同学们求右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生:5×2÷2=5(平方厘米)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生:我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的。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生:没有。(点评: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正确与否的判断,往往依据以前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套用公式,很少有学生再去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似乎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掌握了,但在后来做题的过程中,却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