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目前其治疗方法仍以药物为主,但大多数药物价格偏高、疗效不确切,其中一部分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OP 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 2 亿人患有 OP[2],该病引发的的骨折已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上的“骨痹”、“骨痿”与现代医学中的骨质疏松症表现出相似的症状与发病机制,并认为 OP 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肾虚、脾虚和血瘀,而肾虚是 OP 的根本原因[3]。陈元川等[4]关于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补肾方可改善去卵巢大鼠骨的微观结构,以提高骨硬度。目前大多数研究以滋肾治疗骨质疏松症[ 5-8 ],中医临床上也偏重于补肾,而忽略了活血化瘀药的作用。我国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指出,“血液瘀滞,经脉不畅,水谷精微得不到布散,不仅脏腑因濡养不足而衰弱,骨髓也因此不得充润……”,提示我们从活血化瘀角度也有可能防治 OP。一项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研究[9]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微循环发生了病变,并与健康者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我们从活血化瘀角度也有可能防治 OP。并有现代医学证明,骨的微循环和血流变功能的失衡必然会造成骨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紊乱,骨骼的微结构发生血液瘀滞,久而久之,骨小梁数目减少、强度降低,从而造成微骨折 [10.11]。由此可见,用活血化瘀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为唇形科植物[12],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13]。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扩张血管、改变血液粘滞性、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血、抗菌消炎、抗肿瘤等作用[14]。这些功效与活血化瘀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相符合。在中医临床中,丹参被广泛用于各种血瘀证,与赤芍、黄芪等中药配伍的处方可治疗踝关节急性骨萎缩。此外,有研究表明丹参可防治类固醇激素性骨质疏松,也有文献报道[15,16],丹参素可增加趋势大鼠的骨质量。国内外研究报告已明确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23],也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雌激素可诱发乳腺癌的发生[24]。早期就有一项关于丹参提取物丹参酮的性激素样活性的研究发现[25],丹参酮不仅具有雌激素活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