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带中双条杉天牛的综合防治摘要 道路绿化带中,桧柏类树木是最常用的常绿树种,而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桧柏类树木的主要害虫。由于特殊的立地条件,道路绿化中的桧柏类树木更易遭到双条杉天牛的破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东营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从设计施工及种植养护出发,阐述了道路绿化中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和手段。主题词 道路绿化 桧柏类 双条杉条牛 综 合防治 1 引言2010 年东营市庐山路及北二路道路绿化带中,龙柏遭受蛀干害虫的严重危害,短短几周之内,损失上千株,经过多方努力,才将其控制住。经过专家鉴定,这种害虫为双条杉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桧柏类类植物的蛀干害虫。2 背景桧柏类植物如龙柏、蜀桧等,由于其四季常绿,树态优美在东营地区,它是道路绿化用量较大的常绿植物。但是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苗木长势弱, 更容易遭受双条杉天牛的危害。加之龙柏都是成排成组种植,距离较近,一旦有部分树苗感染虫害,会很快传播到同品种的树苗上,造成更大规模的虫害。但由于双条杉天牛的生活史具有发育周期长、羽化不集中的特点,致使该虫的防治难度加大,已成为危害东营地区园林绿化的突出问题。 纵观双条杉天牛的研究,防治技术仍不成熟,还没有找到能够有效防治双条杉天牛的手段。道路绿化带内的双条杉天牛防治更是鲜有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借鉴。3 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3.1.1 生物学特性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为害侧柏属、圆柏属扁柏属及柏木等绿化树木,是世界性的害虫,属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双条杉天牛成虫体长 10 毫米左右 ,圆筒形 ,黑褐色或棕色,全身密生黄色绒毛,前翅中央有两条黑色横带;卵长 1.6 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白色透明,后期变为淡黄色;幼虫的体长为 15 毫米左右,头大、胸宽、无足、乳白色。3.1.2 危害特点双条杉天牛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皮下串食危害。幼虫钻蛀韧皮部,虫道上下迂回,在木质部表面形成弯曲不规则的扁平虫道,然后蛀入木质部进行危害,横断树干斜伸,不深入心材,幼虫前蛀后填,边蛀食边把木屑和粪便填充在孔口处,树干表面无排粪孔。危害严重时,木质部表面全为虫道所布满,造成全株枯死,树冠程红褐色,被害树皮易剥落,有时树皮被皮下的蛀屑和粪便涨裂。造成树衰弱,树枝稀疏下垂,针叶失绿,当年不抽新梢或新梢短,终致整株死亡或受害部位上方枝条死亡 ,受害木多单株分散,可区别于其它病虫害。 4 道路绿化带易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