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西医结合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理论与方法探讨 临床医学专业

中西医结合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理论与方法探讨  临床医学专业_第1页
1/1
中西医结合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理论与方法探讨【摘 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 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 结合临床, 采用万古霉素加丽珠肠乐配合中医早期以分利消水湿, 中期温补并用治腹泻 、 寒热同用治标本, 后期扶正收敛固本的手段进行治疗提高了治愈率, 巩固了疗效, 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中医中药治疗开辟新路。【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 】R97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 1007 -8517 (2010) 07 -0056 -01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 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机会明显增多, 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 它在医院感染中占重要地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ea,简称 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继发性腹泻 , 其发生率视使用不同抗生素而异 , 约为 5 ~ 30 [ 1 -4] 。按病情程度不同, 包括单纯腹泻 、 结肠炎或伪膜性结肠炎[5] 。本科自 2003 年 11 月对使用抗生素病人出现腹泻症状及时采集新鲜标本, 直接送检涂片菌群分析 (有条件者再行结肠镜检查), 参照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7] 之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明确诊断 。 治疗上按照西医传统的万古霉素加用菌群促进剂(丽珠肠乐)治疗以及按照中医采取辨证论治结合早期分利以消水湿, 中期温补并用治腹泻 、 寒热同用治标本, 后期扶正收敛固本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早期分利以消水湿腹泻是肠道菌群失调症的主要症状, 亦是病人的主诉。本病早期患者腹泻多有如急性腹泻, 泻下如水样便 、 血便。早从 《内经 》 开始就提出了 “ 以淡泄之”,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 更是制定了治湿之首方——— 五苓散, 明· 张介宾在 《景岳全书 · 杂病谟 》 专门针对泄泻提出了分利治法:“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 故以利水为上策。” “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 水谷分则泻自止, 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并提出了运用的具体方药:“然利水之法, 法有不同 , 如湿胜无寒而泻者宜四苓散 、 小分清饮之类主之, 但欲分其清浊也;如湿夹微寒而泻者, 宜五苓散 、 胃苓汤之类主之, 以微温而利之也;如湿热在脾, 热渴喜冷饮而泻者, 宜大分清饮 、 茵 陈 饮 、 益元散之类 主之, 去其湿热而利之也 。” , 笔者基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长期性和患者早期正气未衰, 主张可以五苓散为基础加以辨证,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西医结合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理论与方法探讨 临床医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