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 前言20 世纪我国农村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乡村建设运动、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的转型以及农村改革序幕的来开三个阶段,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这一主题的逐渐拉开,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可能性。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200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可见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十分关注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五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践探索,积极开拓创新,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农产品产量逐步增长,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虽然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距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2.1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2.1.1 政治背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城乡二元化,贫富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农业发达则基础牢固,农民富裕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定。因此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巩固农村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需求,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的稳定和社会生活安定。2.1.2 经济背景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所以迫切地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这种方式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最终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总体上已经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