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发展研究1.立题依据(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及立题意义)2.研究内容及方案(包括研究目标、论文提纲、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完成论文需具备的条件以及参考文献等)3.进度安排(完成时间及撰写阶段计划,要求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相一致)一、立题依据(一)研究背景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不仅同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科学文化进步、资源开发利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膳食模式的演变又对居民的营养健康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食物消费的不合理问题,由此导致的营养失衡、产销失衡、资源浪费甚至资源短缺问题日趋明显。如果不予以重视,不仅影响国民健康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可持续性,进而影响到政治安定和国家形象。在我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开始解体,生活消费与生产的宏观控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明朗化。当前,我国居民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问题同时存在。同时,我国人民处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阶段,是合理引导食物生产、调整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的关键时期。在未来食物发展不容乐观、食物消费增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异日益扩大等严峻形势下,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引导,使之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件关系到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及其事业成败的大事。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二)理论依据理论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膳食指南的原则是,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细粗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这一膳食指南原则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引导居民合理膳食,使居民能按照各自的消费水平和食物供应情况调配自己的一日三餐,尽可能符合我国推荐的每人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的要求,维持居民健康,减少与膳食有关疾病。这些原则如能得到自觉遵守,则居民的营养状况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指南”共有 8 条:其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其二,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