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一统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 要:中国“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形成于秦朝,并在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延续。它不仅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更是我国社会形成的根本。中国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民主意识的发展,但是总体上对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是有促进意义的。关键字:中国大一统;社会发展;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从秦朝统一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封建社会结束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德善为本的文化基础,崇尚仁义道德,以农为本等理念,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从政治形态来看,我国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从中央到地方的关系来看,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持着大一统的国家形式。从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秦汉初期中央集权建立,到隋唐时期,逐渐的完善,再到宋元时期不断的强化,清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鼎盛。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在政治形态上是以皇权和官僚为主体。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相互适应的。在一些历史史籍中就有许多关于大一统意识形态的论述。例如:《墨子》一书中提到的“一同天下”的思想,以及《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等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关于大一统的论述,这些思想体现出了,他们对大一统思想的拥护。这些思想认为,中国大一统的思想,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民族融合,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一统的思想,在管理国家中主要有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组织国家公共事务,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经济、文化还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方面都优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这种统治不但促进了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在《春秋》一书中写道:“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文中描述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止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但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