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第三产业是极为重要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业凭借多元化、高附加值等特点更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由此,相关支持房地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推出,其中,为顺应房地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国务院与 2016 年 5 月 1 日期开始由点到面的推行对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征收改为征收增值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营改增”,以解决现行的税制征收过程中出现的房地产业重复征税的困境。 对于“营改增”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研究,且研究的成果极为丰富。一、国外研究概况 “营改增”简单的来说便是“营业税”转为“增值税”,对于营业税转增值税,在 19 世纪 20 年代,德国便有经济学家提出“基于经济增长部分收税”的思想,但是当时该种思想并不占主流,故而影响较小,直至 20 世纪 20 年代,“增值税”这一理念才逐步普及,并为广大学者接受。自该种思潮在经济领域普及以来,以及随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通过计算来体现各种税收政策的影响。 Auerbach(2014)在著作 Dynamics Fiscal Policy 中通过对美国各项财政政策的分析,并构建模型支出不同的财政政策对各部门经济情况的影响,同时Auerbach 还以小见大,分析不同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趋势的影响,其中重点分析了“增值税的价格影响”,在税收转嫁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如果对税收专家的公平性进行宣传,并尽量做到公平,则可以使增值税的价格影响达到最小。当然,Auerbach 的著作中,还探讨了增值税对国家贸易的影响,表明增值税对国家对内对外贸易总量影响较低,但是国家却可以通过增值税来调控企业的结构,从而使国家贸易结构更为合理。 Brita(2015)在文章 Welfare Effects of VAT Reforms: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中从福利效应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影响,且分析方式主要为“税负测算”。Brita 在文章中主要通过直接测算的方式来测算,Brita 在测算之后表明,营改增前后,行业的税负会减少,且减少值在一般左右,即采用“增值税”,企业将会少交一般的税,但是这种方法计算时候,用的是“模拟”的方式,虽然对整体行业的情况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对单一的企业的不同阶段的税负情况,参考价值较小。在文章中, Brita 也提出了一般均衡模型方式来计算行业税负,这种方式较为复杂,Brita 并没有在文章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