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关键期,而人格形成的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习惯。陈鹤琴先生提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小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热衷于模仿,并且是他们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所以小班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探索,可以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较快的适应园内生活,以及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形成秩序感,增强自信心,初步建立自我服务意识,为以后中大班的在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经验总结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研究发现了一日生活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及家园共育这四种有效途径,可以极大地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关键词: 小班幼儿 行为习惯 培养途径目录摘要1.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1.3.2 国外研究现状1.3.3 发展趋势1.4 研究目的1.5 研究方法1.5.1 文献法1.5.2 调查研究法1.5.3 案例分析法1.5.4 经验总结法2.相关概念界定概念及理论内涵3.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实施现状3.1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3.2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4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策略4.1 加强家园沟通4.2 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对小班幼儿开展习惯养成教育。4.2.1 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2 游戏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4.2.4 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习惯养成教育。5.总结6 致谢7.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在目前国内外的课题研究中,对培养幼儿习惯教育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 3-6 岁年龄阶段,而对小班幼儿这一成长时期还没有独立、系统的课题研究。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的了解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及发展任务。幼儿能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就是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而良好习惯与性格养成就是形成优秀品质的重要因素。多数小班幼儿是刚从家庭环境中走出来,开始全新的社会化集体生活,现在多数家庭的教养模式是祖辈带孩子,父母很少有时间去陪伴幼儿,祖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