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而言,具有人身关系密切性、识别过程自主性、风险防控复杂性三大特点。因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在公益领域还是在私益领域均存在广泛适用空间,现已成为安防行业、金融行业、医疗行业、教育行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最广的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普遍应用在为社会公众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所带来的隐私风险、数据安全风险、歧视风险、自由风险的担忧,通过分析发现,回应型立法缺失、行政监管乏力、司法救济滞后、行业自律组织尚未成熟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域外欧盟和美国人脸识别技术法律规制的分析比较发现,其区分适用场景,充分尊重用户自由意志,划定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禁区”,加强行政监管和惩处以及赋予公民诉权进行司法救济等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在人脸识别技术未来发展道路上,我国应从立法、行政、司法以及自律组织四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规制:立法上,我国宜采取“专门+分散”立法模式,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相关基本原则,并在立法上进一步区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所获取的一般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行政上,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管体系,通过设立专门监管机构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进行专门监管,此外,还应当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威慑和惩处人脸识别技术的非法使用;司法上,首先应当明确诉权的主体,其次,在举证责任上宜采取举证责任倒置,最后,还需要不断提高司法的应对能力;自律组织上,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组织应当强化合作关系,共同加强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行业自律组织公约。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隐私风险;数据安全风险;歧视风险;自由风险PAGE \* MERGEFORMAT2Abstract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s a biometric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other biometric technology,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close personal relationship, recognition process autonomy,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mplexity. Because of its good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both the public welfare and the private sector. It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the security industry, financial industry, medical industry, education 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