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教育与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关系摘要: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享受这人生中最大的快乐;如何让孩子们得到生活中的这股清泉;又如何让广大少年儿童的性情在熔炉中得到陶冶呢?音乐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自身的想像力、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儿童的对社会、人际以及伦理道德的认识有帮助作用。关键字:音乐;创新;想像力;音乐环境;素质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 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 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主要通过人的听觉,引起一定的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形象,同时音乐又是表情性和造型性兼而有之的艺术。因而音乐活动对培养人的情感和联想、想象力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直觉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记忆能力能够同时调动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中,与之共欢庆,同伤感,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阶段。从思维的发展阶段来看,形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抽象思维。一味地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否定形象思维是不可取的。没有形象思维,连最简单的、最原始的艺术也不会产生。在各种艺术生活中,形象思维是起决定作用的。刘白羽在创作经验中总结说:“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动人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同时儿童心理学也向我们指出:儿童思维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它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因而,充分发挥儿童的形象思维是相当重要的。既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