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 (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概念: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 19 世纪末至 20世纪初。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 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动因) 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进展 1、英国的济贫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 主要内容: 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 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1)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2)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4.中国的社会工作的进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 孟子:“仁政” 墨子:“兼爱” 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实行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 “荒政十二" 仓储救济 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2、社区组织与社区进展 最有名的是 20 世纪 20-30 年代 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 推行的华北贫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 3、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1913 年:长沙社会服务联盟 1918 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宗教与社会服务部”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20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