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教导社会成员梳理生活目标B 成年期的社会化C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法律规范D 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2、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A 家庭 B 大学 C 杂志 D 观念3、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 定向作用 B 第一印象 C 首因效应 D 印象管理4、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A 特质印象 B 印象形成 C 光环效应 D 近因效应5、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的性质。A 定向作用 B 消极 C 双向作用 D 积极6、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A 印象定为 B 角色期待 C 基本法律规范 D 评价标准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 ( )有不同的解释。A 态度 B 原因 C 控制源 D 行为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假如( ),那么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A 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 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 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 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9、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 )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A 利益 B 社会视角 C 态度 D 控制点10、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与把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人的失败内归因,这种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 ( )归因偏差。A 空间性 B 情境性 C 特异性 D 动机性11、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 )AU 型曲线 B 倒 U 型曲线 C 线性关系 D 指数曲线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 )A 很难预测 B 较低 C 较稳定 D 较高13、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管估量,称为( )A 主观期望 B 成就水平 C 理想水平 D 业绩要求14、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 )A 亲合动机 B 权利动机 C 亲社会动机 D 侵犯动机15、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