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行为法律规范 为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效能,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满意度,有效推动社区和谐进展,特制定社区工作人员日常行为法律规范。第一条 仪表形象法律规范1、工作期间着装应朴素干净,端庄大方,不穿无袖上衣、拖鞋、超短裙、短裤、紧身衣裤或开胸太低的上衣。如配发制服应按规定统一着装和佩戴标识。2、发型得体,避开过度化妆,不浓妆艳抹,不留长指甲、彩色美甲、纹身,佩带饰品要适宜。3、言行举止要和善、谦恭、庄重、得体,坐姿要端正,站姿要挺立。4、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保持社区内的清洁卫生。5、除工作需要和眼疾外,不戴有色眼镜。6、不讲粗话,体现社区工作者良好的修养和素养。第二条 办公室行为法律规范1、保持办公场所宁静,说话声音要适度,不喧哗。2、服务台面和办公桌面保持干净,做到窗明桌净,保持办公室内的空气清新和流通.3、工作牌摆放统一、法律规范。4、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合理,不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5、文件要有专人负责,所有资料分类存放,及时进柜,慎防遗失。6、必需上墙的规章制度、图表和文字要法律规范、正确、美观。结合实际情况,各街道力求统一设计。7、有严密的时间安排,遵守作息时间,严格请、销假制度,有条不紊开展工作。8、上班时间不聊天,不吃零食,不看与工作无关的杂志或书籍,不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不玩游戏,不闲聊 QQ。9、不在办公场所吸烟;不醉酒上班。10、工作时间不擅自离岗,不无故脱岗,临时离开工作岗位要向其他同志或留下文字告知去向;外出须向书记、主任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11、下班时,要关闭线路电源。值班人员负责巡查,负责关闭公共电源和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和消防防范工作。12、不迟到早退,遇有特别情况及时向领导请假。13、不无故不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社会公益活动。第三条 接待行为法律规范1、不得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闹情绪、耍态度.2、主动迎送,热情礼貌。接待来访居民要起立或点头示意,做到热心、诚心、耐心、细心、静心,做到外地人与本地人一个样、生人与熟人一个样、群众与领导一个样.3、与服务对象交谈时谈吐文雅、口齿清楚、条理清楚、态度和气、用语文明,提倡讲普通话。4、受理业务时,应使用文明用语.5、回答问题时,应有礼有节、落落大方、全面解释,不得语气生硬、粗鲁傲慢.问清来访事由,做好办理、答复事宜,并做好相关记录。言辞谨慎,未吃透政策不随便表态。6、遇到来访居民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