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库三级管理制度第一条 管理目标 站库的安全运行是原油生产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站库的功能、性质决定了其处在集输系统的位置,而处于水源保护区的站点安全环保运行是该站生存的前提条件。为保障全厂生产安全、畅通运行,加强站库安全管理,提升站库管理水平的,我们依据站库在全厂生产中所处地位、规模、功能、所处位置等条件对站点进行分级管理,管理目标为:1、站点安全生产零泄漏、零污染、零事故2、对 A 级站点实现信息化管理,站内数据采集、安全生产、要害部位实现实时监控,实行厂、作业区(大队)、站(队)三级管理,加大站点生产运行、安全防范受控管理力度.B 级站点对储油罐液位实现雷达液位计实时监测,原油罐区、缓冲罐、输油泵房等重点岗位、要害部位实现实时安全监控。第二条 分级划分原则根据集输站总库容、产进液量、站点在集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站内设备、功能等,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将站库划分为A、B、C 三级:A 级站:日产进液量 1000m3以上或风险程度高的站库;B 级站:日产进液量大于 500m3 小于 1000m3 或风险程度中等的站库;C 级站:日产进液量小于 500m3或风险程度较低的站点。第三条 分级管理模式为提升安塞油田站库运行管理水平,根据站库生产现状及所处区域,分级分层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大站大库信息化管理,对各站主要生产环节运行参数实进行设定并实时监控,确保大站、大库受控运行。对于 A 级站点,实行厂—大队(作业区)-站(小队)三级管理模式;B 级站点采纳大队(作业区)—井区(小队)二级管理模式;C 级站维持目前的管理方式,实行井区(小队)一级管理模式。实现全厂站点分级受控管理。根据分级划分原则,划分出 A 级站点共计 12 座,详见表 1.表 1:A 级站点统计表序号站名产进液量(m3/d)库容量(m3)风险程度功能1王窑集中处理站775072000厂级咽喉站净化,销售2杏河集油站(含轻烃站)364025000厂级咽喉站净化,中转3坪桥集中处理站210029800厂级咽喉站净化,销售4侯市联合站47003000厂级咽喉站净化,中转5王十八转(含轻烃站)65015000王南区咽喉站净化处理6张渠集输站19006000张渠区咽喉站净化处理7郭秀玲站15006000王南区咽喉站净化处理8谭家营集输站7505200招安区咽喉站接转销售9杏一转1400800杏河区咽喉站接转10张三转1200200张渠区咽喉站接转11杏八转1100800杏北区咽喉站接转12侯九转1000500侯市区咽喉站接转根据分级划分原则,B 级站点共计 11 座,详见表 2。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