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转型中国的经济法名词解释:经济法:调整一定范围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包括: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可持续进展保障关系;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法律主体依据经济法律法律规范的规定,在特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调整的主要是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面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种类:1)按经济内容:计划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信贷法律关系等; 2)按法律性质:组织法律关系和财产法律关系;3)按结构形态:经济管理法律关系和经营协调法律关系特征:1) 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主体:主要是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部组织)2) 组织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范围所确认,并受经济法律法律规范的保护。经济法律法律规范是第一位的要素,经济法律关系是第二位的。一般采纳书面形式,有的还要登记、鉴证、公证。3) 经济法律关系产生于特定经济活动中。要素:1)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个人及其他法律关系主体。2)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经济权利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资格或许可。经济义务是指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责任。3)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智力成果、行为。它是确立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依据,也是确立权利行使与否和义务是否履行的客观标准。特征:能为人类利用并对人类有价值。一般而言,法治对市场经济有哪三方面的作用?1) 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公平和正义;2) 提供一系列稳定的信息和合理的预期;3) 节约交易的成本。中国经济转型的法治取向1、 观念层面上的权利本位取向1) 义务本位:中国传统法的特色之一2) 权利通常是指个人作为主体在一定范围内只有选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权力:政治概念权利:法律范畴3) 权利本位:就是指个人(公民)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享有价值选择、行为自由和利益获得的可能性的法律出发点.2、 制度层面上的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取向1) 权力凌驾于法律:中国传统法的另一特色,表现为行政与司法合一,其含义有三: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