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后勤派生的物业管理如何走向社会化——从中航电源物业管理看国企、央企服务业的进展鲁俊斌、宋智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潜规则,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中航电源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从1955 年建厂已经走过了五十六年的光辉历程,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想当年第一个建的是食堂,第一个盖的是宿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航电源为共和国空军装备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的电源系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勤服务系统为企业的进展,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寄予。圆满完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使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军报著名记者李亚丹来这里采写了“企业为社会又一说”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和反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进展,企业职工由原来的福利性分配住房,公益性服务,计划性供给,已经逐步形成了住房商品化,产权私有化,服务专业化,供给市场化的新格局.呈现出竞争激烈,管理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对老国企、央企的物业管理来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消费观念的更新,要求物业管理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进展的需要.物业管理部门应当在我国物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物业管理市场容量不断扩展的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扩展服务平台,高点定位,跟上社会进展及人们消费理念提升的步伐。为了顺应社会进展的潮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根据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林佐鸣“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进展”的指示精神,结合中国航空集团总公司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大集团战略规划.对物业管理来说,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业主的要求,从后勤服务到现代物业管理,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构建健康和谐的区域氛围.中航电源的物业管理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2024 年 9 月,根据法律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中航电源(当时为一航电源)的决策层对三产服务中心原来的综合服务部,园林公司及房地产公司的物业管理室进行了整合,组建成立了三产中心物业管理部。改革的目标与企业分离,逐步走向社会化。勇于探究和实践的老国企、央企的物业管理随着工业企业重组改革的进展,根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作为国防企业的第一个整体上市企业,如何摆脱沉重的社会负担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