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1 目的应用组织化与系统化的方法,对有关职业安全卫生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以下同)进行辨识,并及时更新,评价其风险水平,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以此作为:1、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策划、实施并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2、决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或操作规程的修改。3、监督管理需求以确认其实施有效性及适时性。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3 定义3.1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3.2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并不对两者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3。3 危害识别 :是认知一个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的本身.3。4 风 险 :一个特定危害事件发生之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3。5 可忍受风险:组织顾虑其法律责任与其自身之职业安全卫生政策,而降低其风险至能忍受的程度。3。6 风险评价:是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审批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4.2 安全管理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4.3 各部门主管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4。4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加风险评价工作,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鼓舞从业人员积极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4.5 新、改、扩建设项目由工程部负责在项目规划,设计前应交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项目的建设过程由工程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4.6 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