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培育驾性格之舟 寻成功之岛——霍兰德类型理论概述学院: 学号: 姓名: 2024 年 6 月霍兰德类型理论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兰德于 1959 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职业兴趣和人的人格间有着很深的关联性.精准地把握这种关联,把兴趣融入职业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种兴趣与职业的结合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更加积极向上,更加愉快。因而霍兰德类型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具体的分析当中,霍兰德教授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讨论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和进展霍兰德类型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兴趣爱好测验。1912 年,桑代克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 年,詹穆士进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的系统讨论的开始.1927 年,斯特朗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1939 年,库德在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1953 年出现了职业偏好量表。1969 年在该表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自我指导探究,1970 年又根据自我指导探究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后来霍兰德对这些理论加以整理,他把职业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由此产生了霍兰德类型理论.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局限性虽然霍兰德类型理论很好地融合了兴趣测试和个人性格分析,但是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际应用中,霍兰德类型理论的六种类型职业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区别与联系,但是霍兰德类型理论中的正六边形模型中,相邻的职业群存在距离相等这一缺陷。于是在 1991 年,Gati 对这一局限性进行了改进.他在正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层次模型。此后,人和物、数据和观念这两个维度也被加入到了霍兰德类型理论,这一改进使得霍兰德类型理论更加全面完善,丰富多彩,才产生了根据霍兰德类型理论绘制的工作世界地图。霍兰德类型理论的主要内容霍兰德类型理论认为人格可分为现实型、讨论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我们也在课上大致确定了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有相应的合适的职业。以下是这六种类型人格的分析:1、社会型:(S)社会型的共同特征是喜爱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同意教导别人。关怀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他们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