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及提升设计研究——以合肥翡翠湖公园为例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代表性最强的区域,也是城市生态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越演越烈,伴随而来的土地扩张、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等城市生态问题日益显著,绿地变得支离破碎,人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越高,亲近大自然的愿望就越强烈,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恢复问题。合肥翡翠湖公园地处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工大、安大依偎湖畔,是总体规划中 10 大综合性公园之一,被称为城市明珠、生态绿肺,既具极高的景观价值、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翡翠湖公园是在古梗水库基础上改建而成,公园中类型繁多、结构复杂的植被至今有十四年历史,在立地环境、自然选择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始终处于变化中,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也随之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本研究基于近自然理念,以合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査法,基于固定样地,对 2019 年植物调査数据分析,研究合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归纳现有的植物群落特征,提出“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的营建理念,即遵循植物配置原理和方法,营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探索未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翡翠湖公园内植物景观营建以及类似的城市大型、综合性绿地中的植物群落配置提供借鉴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9 年合肥翡翠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分析调查统计有植物 36 科 55 属 59 种,乔木 32 种,共 658 株,其中桂花、紫薇、红叶李,重要值占据前三位;灌木 21 种,共计 1559 株,其中红花繼木、金焰绣花菊、火棘球和金边黄杨处于优势地位;树木径阶主要集中在 15 cm-60 cm;树木平均高度集中在 0 m-6m;树木的健康状况良好;乔木层树木常绿落叶比为 2:5,灌木层常绿落叶比为 2:1;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多样性 Simpson 指数分别为 0.9410、0.9988,Shannon-Wiener 指数分别为 3.0476、2.5357,均匀度 Pielou 指数分别为 0.8793、0.8329;草本层植物有马尼拉草、麦冬、石竹、花叶蔓长春藤、针茅、小巢菜和车轴草。II(2)植物群落优化建议1)适当增加群落灌木层植物数量,更新濒死或景观效果差的树木,控制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