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深化公司绩效管理,完善薪酬分配体系,法律规范员工工资的确定与调整,发挥薪酬与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职在岗管理者、普通职员(包括生产工人),若实行计件制等其它奖酬办法,可参照执行;兼职、外借、临时工可参考或按有关协议办理.3. 定义:3.1 薪酬:本制度的薪酬是指员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的组合。薪资指工资和奖金,其中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工资、各种补贴;奖金包括:绩效奖金、节约奖、建议提案奖、先进奖、其他等。3。2 福利:本制度的福利包括公共福利、个人福利、生活福利、有偿假期、进展机会等.3。3 基本工资:为保障员工最低生活需要而支付的工资,数值根据公司所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3.4 岗位工资:根据员工岗位工作责任繁简轻重、工作条件/要求、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行为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和贡献而支付的工资。3。5 绩效奖金:根据员工工作业绩的优良程度支付的工资,用于鼓舞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3。6 各种补贴:公司为平衡地区物价水平、卫生条件、生活水准差异并根据员工的业务需要、服务年限、工作表现等而支付的补贴。3。7 其它奖金:除绩效奖金外,公司视业绩增长及个人贡献程度而实施的非例行奖励,如提案建议奖、节约奖、先进奖等.3。8 员工:本制度中员工指公司及其下属各分公司/分厂正式录用(含试用)的全体工作人员。4. 程序:4。1 薪资管理制度4.1。1 原则:A. 各尽所能、按劳按贡献分配,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员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B. 以员工岗位责任、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指标综合考评员工薪酬;充分体现价值和责任。C。 构造适当薪酬等级落差,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D. 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形成企业经营持续进展,员工生活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4.1.2 薪资结构:月薪员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各种补/津贴+其他奖项。 非月薪员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计时或计件工资+各种补/津贴+其他奖项。4.1.3 薪酬等级划分4。1。3.1 根据员工岗位工作性质、专业知识、技能、所任职位难度、责任和贡献及工作行为对公司的影响程度,结合劳动力市场,将公司所有职位划分为10等32级,各职级薪酬范围见下表(单位:RMB元)。职等职级岗位/职务(职称)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奖金(月)各种补贴/津贴管理职职称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