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1/5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2/5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3/5
(一)论文名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业仍是现代金融的主体,但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则具有势不可挡的爆发力。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冲突的矛盾体,但现代金融的发展更多的是要看到二者的融合性,利用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时代产物为传统金融注入活力,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才是关键之处。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本研究站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得到启示。从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及其启示中提炼出对其有用的元素,可以刺激商业银行进行革新,推动金融创新,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这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第二, 传统商业银行的革新又反过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向前探索与发展,可以推进新兴的金融创新活动。新兴金融的发展可以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从而推动着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这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文件综述Greenbaum & Haywood (1986)认为,随着社会资产量的增长,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而这种增长会对金融机构形成主动的刺激,甚至催生新业务的生成,如互联网金融。Gurley Shaw(I960)认为金融中介的数量增加会极大的激发金融行业的创新。而宽松的金融管制会成就金融机构数量的激增 ,从而刺激金融机构的一系列创新产生。现时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和瞬间壮大就与目前对这部分的监管有疏漏不无关系,同时也催生了监管问题日益凸显。Lin et al(2009), Klafft(2008)两位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由于互联网贷款人的专业化程度较差,导致互联网信贷的风险居高不下。国外的网络借贷公司通过成立贷款小组,其职责是对贷款部分做专门指导,目的是降低贷款违约率。借助互联网进行联保,借款人可获得对贷款的担保,可以有效的降低贷款违约概率Davis (2001)认为贷款组内的组织者是一种新的中介形式,通过信息搜集,信息匹配和后续监控完成了市场上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双方之间的沟通 。1Hengetal(2007)认为,如今互联网金融贷款业务 P2P 快速增长的原因是整个社会资金总量增大和流动性需求旺盛。Hadlock (2002)和 James ,Denis (2003)和 Mihov 的观点是银行在审核公司客户贷款申请时会考量公司的信用与财务状况,但因多数有贷款需求的公司正处于成长阶段,通常信息不透明,使得银行出于风险把控的目的而提高贷款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