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端医疗惹争议

高端医疗惹争议_第1页
1/7
高端医疗惹争议_第2页
2/7
高端医疗惹争议_第3页
3/7
高端医疗惹争议今年 5 月底,位于浦东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下称SIMC)正式对外营业。乳黄色的大理石地面、胡桃木的家具、足有三四层楼高的大堂、无处不在的舒缓轻音乐置身其中,倒有种星级酒店的感觉。两个月前,SIMC 对外试运营,由亚洲最大的医疗集团百汇医疗集团负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及上海长征医院旗下的 8 所附属医院提供技术支持。近 100 多位顶尖专家在此尝试多点执业,一周时间里,他们有四天在公立医院上班,另有一天在 SIMC 看病。最为百姓所关心的看病价格也随之公布:挂号费最少 300 元,看顶尖专家最高 1200 元,普通病房每日收费 1800 元,医保暂时不能使用。作为上海第一家医疗改革催生的国际综合性非公立医院,SIMC 承载着上海医改“试验田”的角色。然而,医生多点执业、数倍于公立医院的诊疗费引发“占用公共医疗资源”、“倒逼公立医院涨价”等种种质疑。SIMC 医疗院长、大内科首席医师缪晓辉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采访时强调,理论上,该中心仅仅承接了从公立医院剥离出来的特需医疗,不会占用基本公共医疗资源。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还是要啃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以技养医“我觉得价格挺合理的,这里的服务值这个价。”体验过后的王先生表示。和常规看病不同,该中心医生仅接受预约看诊。每名医生每天最多看 24 个病人,每个病人至少 20 分钟,超声波检查至少 20 分钟以上。病房都是单人间,床护比 1:2,相较而言,不少公立医院连国家 36 年前制定的 1:0.6 床护比指标都难以达到。缪晓辉介绍,该中心参照新加坡同等医疗水平定价,“但实际上比新加坡收费要低 2%左右,比中国公立医院收费高 3%-5%。收费高是必然的,但不会过度医疗。”近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诊疗费是对医师技术服务价值的定价。缪晓辉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三甲医院专家门诊(教授级)挂号费 20 元/人,医生能拿到的不过 1/3,按照看诊病人 50 人来计算,医生到手的门诊费 300 多元/天,相比医生背后的付出,这个诊疗费很难体现医生劳动价值,公立医院出现以药养医也就很难避免。”缪晓辉向本刊记者介绍,SIMC 主治医生的挂号费是 600 元/人,其中 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端医疗惹争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