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哥驾到【教材全解】重点讲解:这是一篇反映家庭教育问题的小说,由表哥到我家做客一事,刻画了“我”、表哥、妈妈和大姨四个人物,指出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种倾向:家长常常以肯定他人的孩了.来刺激自己的孩子,以求孩子能达到自己所认为的完美的标准。由此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身为父母,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培育孩;作为孩子该朝哪一个方向努力才能让父母满意.全文以“表哥驾到"为主线,着重刻画了表哥驾到前后“我”的不同心理,态度和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让人担心"):叙写了表哥驾到前“我”和妈妈的不同态度,为下文“表哥驾到"作铺垫。表哥要来做客,理应热情招待,而“我"却不希望他来,为什么呢?看看妈妈的表现:出差去了表哥家,回来后如数家珍地夸赞表哥优秀;表哥要来做客了,催“我”洗澡换衣,让“我”风光衣着,就为了使“我”和表哥站在一起,反差能小点.和“那样的表哥”见面,“我"当然提心吊胆.第二部分(至文章结束):叙写表哥驾到后与“我”相处的经过。这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写了相处过程中的几件事.①“我”拒绝和表哥用英语对话;②“我"送表哥飞机模型;③“我”和表哥一起玩投篮;④“我”和表哥一起用餐;⑤“我”听到大姨向表哥夸赞“我”.从这几件小事,可见“我”和表哥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但同时也有着相同的经历,那就是常听母亲夸赞别人的优秀,数落自己的缺点。为什么同是两个优秀的孩子,在彼此母亲的眼里,却不能令她们满意?这也许正足“我”“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的原因吧。技法探究: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将四个人物构成多种对比关系:“我"和表哥的对比,母亲与大姨的对比,“我”与母亲的对比等,这些对比突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例如:“我"和表哥的对比,将“我”个性开朗活跃,擅长运动,而表哥温文尔雅,热衷学习的特点表现出来,也间接地提醒读者,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长处短处,都有鲜亮的个性,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不能片面地强求十全十美,要鼓舞孩子扬长避短,彰显个性。难点解析: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我”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答:文中两次提到“我”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然而其目的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是为不让表哥到家做客,以免承受被传说中优秀的表哥比下去的压力;第二次是为了不让表哥离家,以便与这位容易亲近的朋友有更深的了解。这样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少年的真实心理:有些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