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_第1页
1/4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_第2页
2/4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_第3页
3/4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妙的魅力;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什么是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出现: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1)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报刊业起步阶段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 年 7 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 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1873 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3、 进展(1)维新变法时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