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 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创新分析 摘要: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条件脆弱。DG 水电开发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创新,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架构,落实环保措施实施保障体系,提高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实行管理措施,构建以生态避让、减缓、修复、补偿的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立体体系,减缓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DG 水电站;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进展;实践与创新 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开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1]。2024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明确提出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准确把握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讨论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DG 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Y 江中游河段,是该河段水电规划 8 级开发的第 2 级电站。面对西藏寒冷、干旱、缺氧、昼夜温差大等区域气候特点,生态条件脆弱、生态系统敏感、目标复杂,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仅依赖水电开发常规性管理模式无法应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复杂、生态修复困难、生态系统退化等难题。DG 水电开发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进展的环境保护理念[2],以可持续进展理论,探究适于西藏区域特点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减缓水电开发的不利影响,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1 水电可持续进展理论 水电项目具有作业面积较大,投资相对较多,且施工周期长的特点[3],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经济、环境、社会、地质、监管、政治、技术、金融、气候、自然和安全等[4-5],可能对环境质量和生态造成重大影响[6]。如何实现可持续进展已成为水电开发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和不可避开的问题[7]。为了实现水电可持续进展,联合国和国际大坝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先后发布了《水电与可持续进展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大坝和水电对非洲可持续进展的作用》和《储水设施与可持续进展》。《北京宣言》重申了水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强调水电在实现可持续进展中的战略重要性,并促进环境友好的、对社会负责的和经济可行的水电进展[8]。《大坝和水电对于非洲可持续进展的重要作用》号召大坝和水电开发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面对非洲巨大的大坝与水电开发潜力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应积极投身于加快非洲大坝与水电开发的行动中来。《储水设施与可持续进展》强调面临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