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FPGA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

FPGA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_第1页
1/7
FPGA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_第2页
2/7
FPGA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_第3页
3/7
FPGA 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本文讨论的四种常用 FPGA/CPLD设计思想与技巧:乒乓操作、串并转换、流水线操作、数据接口同步化,都是FPGA/CPLD 逻辑设计的在规律的体现,合理地采纳这些设计思想能在 FPGA/CPLD设计工作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FPGA/CPLD 的设计思想与技巧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思想与技巧,包括乒乓球操作、串并转换、流水线操作和数据接口的同步方法。希望本文能引起工程师们的注意,假如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原则指导日后的设计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乒乓操作“乒乓操作”是一个常常应用于数据流控制的处理技巧,典型的乒乓操作方法如图 1 所示。 乒乓操作的处理流程为:输入数据流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将数据流等时分配到两个数据缓冲区,数据缓冲模块可以为任何存储模块,比较常用的存储单元为双口 RAM(DPRAM)、单口 RAM(SPRAM)、FIFO 等。在第一个缓冲周期,将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模块 1”;在第 2 个缓冲周期,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的切换,将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模块2”,同时将“数据缓冲模块 1”缓存的第 1 个周期数据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的选择,送到“数据流运算处理模块”进行运算处理;在第 3 个缓冲周期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的再次切换,将输入的数据流缓存到“数据缓冲模块 1”,同时将“数据缓冲模块 2”缓存的第 2 个周期的数据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切换,送到“数据流运算处理模块”进行运算处理。如此循环。 乒乓操作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输入数据选择单元”和“输出数据选择单元”按节拍、相互配合的切换,将经过缓冲的数据流没有停顿地送到“数据流运算处理模块”进行运算与处理。把乒乓操作模块当做一个整体,站在这个模块的两端看数据,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都是连续不断的,没有任何停顿,因此非常适合对数据流进行流水线式处理。所以乒乓操作常常应用于流水线式算法,完成数据的无缝缓冲与处理。 乒乓操作的第二个优点是可以节约缓冲区空间。比如在 WCDMA 基带应用中,1 个帧是由 15 个时隙组成的,有时需要将 1 整帧的数据延时一个时隙后处理,比较直接的办法是将这帧数据缓存起来,然后延时 1个时隙进行处理。这时缓冲区的长度是 1 整帧数据长,假设数据速率是 3.84Mbps,1 帧长 10ms,则此时需要缓冲区长度是38400 位。假如采纳乒乓操作,只需定义两个能缓冲 1 个时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FPGA设计的四种常用思想与技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