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传真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 Internet 网络基础设施的高速进展,基于 IP 技术的各种应用,比如 IP 传真技术,取得迅速的进展。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 IP 传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能大大地提高 IP 传真的成功率和质量。 关键词软交换,媒体网关,IP 传真 1 背景技术 在 IP 网络中的传真根据采纳的协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透传,透传是把 PSTN 侧的 G3 传真机发送的 PCM 信号直接进行语音编码,比如采纳 G711A,G711U 编码,所占用带宽为 64K+IP 报头约 80K。另一类是 T38[3]传真,T38 传真会把 PCM 信号进行解调制,恢复为原来的 V.21/V.27/V.17 控制/数据流,然后再由主机根据 T38 协议对解调过的数据进行 IP 打包,处理后的数据带宽大约为20K。这两种传真方式各有利弊:透传方式对 DSP 能力要求不高,但是由于没有冗余机制,纠错机制,并且带宽需求大,对网络质量和带宽要求较高;T38 传真对网络的丢包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对带宽要求只有透传的 25%左右,只是对 DSP 能力需求较大,对TI 芯片来说,一路 T38 编码所占用的资源,是 G711 编码的 1.8 倍。 2 现有 IP 传真建立方法分析 2.1 现有 IP 传真的组网结构 一个 IP 传真的组网[6]如图 1 所示,其中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是一个 VoIP 分组交换系统,软交换本身并没有通话资源,它是管理媒体网关的设备,通过 H.248 协议与媒体网关进行交互,它可以控制呼叫的建立与释放;媒体网关则负责 PSTN 侧的各种事件,比如摘机,挂机,排叉的检测与上报,通话所需各种资源,比如 DSP 通道,UDP 端口号,用户侧时隙的分配和管理等。 不同于 PSTN 网络,IP 网络是一个无连接的网 图 1IP 传真的组网图 络,存在着时延,抖动,丢包等较之 PSTN 网络恶劣的环境[5],这些不良因素,将对 IP 传真的质量和成功率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在网关上采纳了设置动态 jitbuffer,纠错[7][8]等措施。 2.2 现有 IP 传真的建立方法 2.2.1 透传的建立方法 透传传真的流程[1]如图 2 所示,其中传真发送方在媒体网关MG1 下,传真接受方在媒体网关 MG2 下,为了重点说明传真流程,传真建立前的通话建立过程加以省略。 图 2 透传传真的建立过程 (1)软交换下发命令,要求媒体网关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2)媒体网关检测到传真接受方用户按下传真键,上报传真开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