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分析 【摘要】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以基础资产稳定的现金流为根本,因此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与能否实现完全的破产隔离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较为常用的破产隔离机制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英国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真实控制模式为完善我国 PPP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PPP,破产隔离,资产证券化,SPV 政府 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存在投资回收期长、资本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使得其与期限分割、信用分层、流动性多样的可上市交易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结合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但特定资产或资产组合是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基础,并且偿付证券资金的来源是其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保证其基础资产独立性的风险隔离的设置是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的关键,通过一定的风险隔离技术及设立特别目的的载体,可以将发起人破产与基础资产的联系减弱,保证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进程的顺利。目前我国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还处在初步阶段,因此对我国破产隔离机制的分析和对国外成熟模式的借鉴对促进我国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进展的有一定意义。 一、概述 (一)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财产或财产权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结构化的金融技术及信用增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和转让的资产支持证券。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方面,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与一般类型基础资产的证券化没有根本差别,主要区别在与基础资产的特点不同,表现为其基础资产与特许经营权相分离、地方融资平台或政府无法直接提供增信、基础资产的期限较长等方面的特征。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在 PPP 项目产业链中通常是再融资和投资者的退出工具。(二)破产隔离。破产隔离是指将基础资产原始所有人的破产风险与证券化交易隔离开来,它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基础资产证券化过程能否成功实行,与破产隔离关系密切它不仅关系到资产证券化的成功与否,同时,也会通过影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来影响发起人的融资成本。主要的破产隔离方式有更新、让于、丛书参加、信托、专项计划等。 二、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 PPP 模式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性融资工具,它的进展空间是巨大的,但是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大部分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的特别性,所以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