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S 下知识产权的完善诠释 摘要:知识产权边境措施是 TRIPS 协议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措施。我国加入 WTO,政府要切实遵守 TRIPS 协议,履行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职责。因此,讨论中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 TRIPS 协议的差距.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从而使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这一法律制度能更加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TRIPS 协议;边境措施;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边境措施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一种,是指海关在进出境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依法制止侵犯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境的措施。我国已于 2001 年 12 月 11 日加入 WTO,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经济联合体的一员,作为在国际事务中一向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如何切实履行 WTO 各项协议,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中国海关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有关条款,应当切实履行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职责。因此,对中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现状进行全面讨论,发现问题,特别是与 TRIPS 协议不相适应之处,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法与对策,对提高我国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执法水平、严格履行 TRIPS 协议,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TRIPS 边境措施的概念 根据 TRIPS 协议第 5l 条的规定,边境措施制度,是指一成员方的海关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在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过程中,通过依法制止侵犯知识产权货物进出关境,对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实行的一种行政保护。由于边境措施的实施主要是由海关进行,所以边境措施又被称为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制度。该制度要求各成员方的海关当局对有合法理由怀疑假冒商标的商品或盗版商品、对其他侵犯知识产权的活动以及对意图从地域内出口的侵权商品应中止放行。对确系侵权产品,TRIPS 协议规定主管当局有权责令销毁或处置侵权商品。在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国际贸易迅猛进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制止侵权现象的发生,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制度. 2.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海关保护范围客体的范围较窄 作为进展中国家,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范围比一般进展中国家要广泛一些,但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范围仍需拓展。TRIPS 协议规定的边境措施的主要对象是假冒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