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实验室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已经引起院校、老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校园一卡通平台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载体,“互联网+”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的契机,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在实验室管理上,将是实验室管理的趋势。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互联网+;校园一卡通 一、引言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增强老师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摇篮,在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室内具备相对专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品等,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实验室工作负荷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主要以手工、纸质记录的管理模式已经捉襟见肘,只有高效便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1 现有实验室管理现状目前,高校实验室数量大,类型多,功能各异,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大类:以教学为目的的实验室、以科研为目的的实验室、省级或国家级专业实验室[1]。目前这些实验室的管理多是以人工方式进行,而且管理内容多数是偏向于实验设备,而实践教学、开放性实验、实验过程等动态信息的管理目前尚属空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仪器使用记录。目前学生在使用实验仪器设备时需要对使用情况做详细的手工登记,多数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完成,对于实验仪器设备数量大的基础教学类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来说是个不小的工作量,而且容易出错,对于仪器的使用时间等内容也不够精确,一旦发生仪器设备损坏等情况很难确定到使用者。2.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多数的实验室都是需要在专业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这样限制了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禁锢了学生自发进行实践活动的思想,而目前的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比较大。3.学生签到。传统课堂的学生考勤模式都是老师人工核对学生情况,既占用了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又不便与分析数据,管理人员还须监管学生的出入情况,整体管理工作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对学生实验状态难以有效地管理与控制[2]。4.实践教学信息统计。当前主要依靠人工记录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便于学校教务处统计实验相关信息,对发现和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滞后。为了改革上述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必要引入基于校园一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