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加强对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讨论和探究,对于培育高素养的人才,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模式及弊端,从教学内容改革、双语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推动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网络教学 一、当前教学模式及弊端 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当前教学模式中,仍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以课堂讲授为准,注重对各个知识的理论讲授,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容易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低头族较多,学生缺乏对课堂参加热情。同时,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实践教学一般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教学方面,停留在仿真实训上,未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差距较大;校外实践教学方面,由于与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机制还不明确,运行不顺畅,造成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同时与实习基地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目前的合作仅限于参观和授课,老师深化企业学习的机会还比较缺乏,学生目前去企业参观也大多是浮于表面,缺乏真正的体验和操作企业的实际业务。 2.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教学内容与当前经济进展新常态脱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进展的过程中呈现了新的经济特点,国际贸易出现了有许多新的变化,如新的国际结算方式、国际贸易方式、运输与保险方式、融资方式等,各国的对外贸易规则、政策、法律法规等都在不断变化,而目前许多教材很难对这些新变化迅速更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所涉及。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国际贸易最新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学到新知识、学会认识、分析并解决这些新问题。其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不仅要求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大部分高校依旧传统中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满堂灌,忽略了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因此造成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困扰,具有进出口专业知识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英语交际能力较差,而英语能力较好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却欠缺国际贸易专业知识。 3.专业老师缺乏实践能力 老师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