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 摘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商业银行实施“营改增”,对银行自身和其他行业、个人的税收成本、经营管理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讨论“营改增”政策的影响,及时分析并实行应对策略,才能与客户实现共赢,共享“营改增”政策红利。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改增;影响;对策 2024 年 3 月 23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宣布自 2024 年 5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此次“营改增”进一步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有利于消除营业税制下的重复征税问题。但是,根据银行业“营改增”的政策以及增值税“以票控税”的模式,商业银行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范围较窄,增值税操作风险大、管理成本高,商业银行需加强精细化管理,调整经营策略、梳理业务流程、改造系统功能,才能抢抓先机,减少不利影响,分享改革红利。 一、银行业“营改增”政策 营业税和增值税都是流转税种,都在商品或劳务的流转环节征税。但两者的计税原理、征管方法不同。营业税主要以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全额为计税依据,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增值税主要以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银行业实施“营改增”后,由主要缴纳营业税转为全面缴纳增值税。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比较 一是计税原理不同。营业税是价内税,应缴税额=营业收入×税率。增值税是价外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应缴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进项税额是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缴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二是征管方法不同。银行营业税除银行总部外,均为地方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 75%,地方 25%)。“营改增”前,商业银行对收入开具地税发票,一般通过银行自行开发的发票管理系统打印,无需与税局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除实物贵金属外均不得抵扣进项税,操作简单且风险较小。“营改增”后,商业银行对收入开具国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通过专用税控设备打印,需与税局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可抵扣进项税的范围扩大至手续费支出、部分业务及管理费、不动产等,操作复杂且风险较大,虚开、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