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1 一、学习目标 2“”.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方法 1“”.用 圈点批注 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本文着重培育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育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难点 2“”.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老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 1—5 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进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养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老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 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沟通探究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