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和涉及面广。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相关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进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根据新专业人才培育方案,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一)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进展历史、类型、特征以及结构设计。2.掌握进程和线程。3.掌握死锁的预防、避开、检测和恢复。4.掌握作业调度、进程调度、调度准则、调度算法、线程调度等。5.掌握存储管理中的分区法、分页技术、分段技术、段页式技术等。6. 掌握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目录结构和目录查询、文件和目录操作。7. 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用户接口服务、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二)素养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3.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技巧。(三)职业能力培育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三、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育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人才培育目标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从业能力。(二)设计思路1.以“够用、适用、有用”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2.考虑后序课程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应用。3.注重课堂教学互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4.注重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主要环节安排序号章节名称章节内容学时数1操作系统引论计算机硬件结构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的进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结构设计操作系统初启过程2进程和线程进程概念4进程的状态和组成进程管理线程进程的同步和互斥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管程进程通信3死锁资源2死锁概念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开死锁的检测和恢复处理死锁的综合方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