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古语、排比句集锦一、古语20例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意思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2.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意思是,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而俗吏却对此怠慢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对此疏忽。)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木材经过比对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会锋利。)4.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十五·武帝中大同元年》,意思是,勤俭节约,可以使一个人更显得美好。)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唐代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意思是,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意思是,取用它们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10.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出自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意思是,一旦奢侈成风,危亡就••渐渐来临了。)11.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出自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是,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李绅《悯农》,意思是,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13.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出处自《慎子》外篇,意思是,奢侈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很贫乏,俭朴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很充实。)14.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出自《荀子·荣辱》,意思是,武器再锋利也比不上恭敬简朴的良好品质对人的影响威力。)15.不节苦,则嗟苦。(出自《围炉夜话》,意思是,不能节俭,结果必定陷入贫困。)16.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出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意思是,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论语》,意思是,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1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出自《荀子.天论》,意思是,如果能够加强农业生产,厉行节约,那么就是上天也不能使人贫困。)20.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解释: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二、排比对偶句40例1.勤俭节约是干事创业的鲜活教科书,勤俭节约是拒腐防变的无形安全门,勤俭节约是砥砺人生的最好营养剂。2.从“顶头”抓风气,上行下效蔚然成风;从“源头”抓教育,耳濡目染习以为常;从“露头”抓整改,借助惩戒严格约束。3.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价值取向,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状态,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4.只有把节约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社会文明的新刻度;只有让节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民族美德的新篇章。5.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6.勤俭节约是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勤俭节约是迎接挑战、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7.越是人到半山、船到中流,越要警惕未富先奢的陷阱;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激扬艰苦奋斗的精气神。8.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