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_第1页
1/10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_第2页
2/10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_第3页
3/10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 摘要:建筑的安全性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上,建筑设计同样也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性。中小学校建筑由于其使用人群的特别性,其建筑设计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以中小学校建筑普遍特点出发,以校园安全事故与灾后重建为例,对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问题作出初步的考虑,提出适合中小学校建筑的安全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安全问题 1 建筑设计安全 1.1 现行法律规范标准 中小学校的建筑安全同样体现在建筑结构和建筑设计上。其中建筑结构安全应明确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教育部 2024 年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的通知》,即中小学建筑结构必须采纳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其中教学用房宜采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同时,应根据实际中小学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设置其抗震、抗风强度,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等。建筑设计安全方面,同其他建筑一样,中小学校的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防火安全上建筑设计防火安全在中小学又集中体现在楼梯间的疏散上。中小学校由于使用人群以及使用特性的不同,其楼梯所承担的人流量通常在短时间非常巨大,如放学、课间操时间几分钟内可以集散分流上千人。尽管目前有相关法律规范《建筑设计防火法律规范》和《中小学校设计法律规范》,但对楼梯间的设计却没有充分考虑中小学的使用特点[1]。除了楼梯间宽度及有效宽度的设计,楼梯间位置、数量、形式也对中小学校的防火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校疏散楼梯间通常设置于教学楼两端,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开敞式外廊的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可以将疏散距离增加五米。这个法律规范通常针对的人群是以成年人为主,中小学校主要疏散对象为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民事能力、推断能力通常不如成年人,在灾难发生时,通常会给疏散增加很大的难度。同样的,楼梯间形式的设计上,建筑设计师通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法律规范》5.5.13 条,采纳封闭式楼梯间。尽管中小学校和其他公用建筑都存在人员密集的情况,但中小学校中的使用人群对周围环境十分熟知,依旧采纳诸如商场等使用人群不熟悉内部环境的情况下的楼梯间形式设计,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另外,中小学校建筑立面的设计也应遵守相应法律规范。如住建部、安监总局 38 号文规定,新建住宅、中小学校等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纳玻璃幕墙。 1.2 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部分中小学校建筑结构采纳墙承重形式,这样就使得中小学校建筑存在着安全隐患危险。中小学校作为重点民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探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