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评估 一、企业文化是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笔者不认同所有的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仍处于“没文化”的混沌状态。比如,凡是国人都蒙受汉语教育,其中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或多或少懂得一些汉语知识,也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语言沟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有文化”,也不会去谈论“这个人的文化怎么样”。同样,认为“只要是企业就有其企业文化”的观点,也实在过于牵强。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多样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来看,创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构建时期,进展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健全时期,事业(产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时期。因为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学术界、企业界讨论企业文化,学派林立,众说纷纭,诸如“企业文化的成形是企业进展到一定阶段的必定产物”、“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是创办者、主要经营者的个人文化在企业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理念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等。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成功改造企业活动中的精神成果,但不是必定产物。拿母鸡孵小鸡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从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任何一个鸡蛋都具有鸡的基因,都有衍变成小鸡的可能性,但在小鸡出壳之前,鸡蛋就是蛋,鸡就是鸡,鸡非蛋,蛋亦非鸡。但是,在蛋破生鸡的过程中,会发生由于温度欠佳导致臭蛋或者外部因素导致蛋破等等,各种负面的因素都会使得小鸡出壳的失败。同理,一个官本位、一味攫取巨额利润、丧失对员工人性关怀、企业相关人和人民群众不能在企业进展成果中受益的企业是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即使这些企业也会形式主义地创建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企业内刊,举办文艺联欢,粉刷企业口号等等,却是背离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之本,粉饰枝叶之末,口头上大谈建设企业文化,自诩“很有文化”了,压根儿还是一个要跟吴妈睡觉,想摸小尼姑脸,要白衣白盔去抢去劫去偷去盗,最后还是头颅落地、云里雾里的阿 Q。国内曾有一家在全国红透了半边天的大商场,员工统一着装,每天早晨搞升旗仪式,集体背诵企业精神,引得许多地方的大中型商场竞相效仿,但这个“标兵”最终竟然倒闭了。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相关人在改造企业实践过程中制造的文化的总和,在这种制造性的活动中起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