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社团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讨论 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其格调高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而备受学生推崇,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理工科院校人文气息相对欠缺,艺术教育更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开展。同时,由于社团的自发性和学校艺术教育的天然弱点,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社团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艺术水平不高、文化底蕴欠缺等诸多进展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工作,使之成为学生培育兴趣爱好、展现自我风采、促进素养拓展的平台,从而达到完善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促进青年学生全面进展的目的,是 一项值得讨论的重要课题。 1.开展艺术教育符合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进展的总体趋势 2024 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中第二条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进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进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和个性化进展。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其想象力,进展其感知力,增强其理解力,挖掘其制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进展的主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育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2.开展艺术教育是理工科院校培育高素养人才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结构仍不够完善,艺术教育尚未完全融入人才培育的全过程。高中时代的文理分科教学和高考带来的天然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对于理工科院校招收的学生来讲,增强其人文素养、提高其艺术品位则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实中,出于学校科研压力大,学生学习任务重等客观因素,大多数理工科院校无论校方还是学生自身对艺术教育都不够重视,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即使近年来不少理工类高校增设了艺术类专业,大多也是招收专业艺术类学生,不具有普适性;开设了若干艺术选修课,教学质量也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教育意义不甚明显。刻意制造的艺术环境只能带来较为牵强的艺术痕迹,无法给学生带来自然的艺术熏陶,更无法营造出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理工科院校实施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