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原来是《会计》考试大纲的容,1999 年调整到《财务管理》科目,并因此将本科目的名称改名为《财务成本管理》。这样使本科目的容包括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两部分; 2024 年教材把"成本管理"分为"成本计算"、"成本-数量-利润分析"、"标准成本系统"和"业绩评价"第四章,分别指明要掌握的容,而不是全面介绍人类关于成本管理的所有知识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的概念 P290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成本计算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通常是指存货的成本。 存货成本的特征:P291 二、成本的分类 (一)成本按经济性质的分类:可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三个方面的费用,进一步又可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税金和其他支出等八大要素费用。 (二)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可分为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两大类。而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又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与动力和制造费用。 (三)成本按转为费用的方式分类:费用是指应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的已耗用成本。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转费费用的方式(即与收入配比的方式)分为三类: 1.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quot;确认为费用 2.资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 3.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 (四)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产品成本是指可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期间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生产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 三、成本计算的要求 (一)成本计算的要求 要分清四个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四、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1.成本的分配(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 2.分配间接成本应该遵循的原则:P298 五、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注意不同成本计算制度之比较 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2.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第二节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一、 间接费用的分配 1.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分配率 X 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P302、304、306 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