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企业战略 非常兴奋有机会来三联与大家共同讨论战略管理问题。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了解的东西非常之多,我们应该首先抓住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现在年青人常常说的最时髦的一句话叫做“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也就是说你要首先保证你做的事是正确的,然后你再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做这件事,假如你做的事本身错了,你的效率再高,也于事无补,甚至南辕北辙。 美国有个未来学家和预测专家奈斯比特,是《2000 年大趋势》的作者,前几年他还写过另外一本书《亚洲大趋势》。奈斯比特多次强调,对一个没有战略的企业而言,就像在险恶条件下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暴雨中穿行,在风浪中颠簸,即使没有马上坠毁,最后也会迷失方向,用尽燃料而坠毁。换句话说,哪怕你企业今日规模再大,实力再雄厚,假如战略出了问题,你这个企业肯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来阵来。 国际国因为缺乏战略导致企业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著名的案例是美国的王安公司。王安公司在办公设备行业是首屈一指的公司,但是因为没有预见到个人电脑的进展会对办公设备行业形成冲击,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个人电脑的技术改变,王安电脑公司破产了,对此世界与中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做过报道。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中这样评论道,王安公司假如比较早地注意到个人电脑的变化,比较早地开发操作系统,就不会有今日的微软。 在中国因为缺乏战略导致企业失利的例子就更多了。巨人集团 4000 元起家,几年间资产规模达到 6—7 亿人民币,史玉柱也因此成为科技企业家,在中国名噪一时。但 1997 年初因为修建企业大厦触发财务危机,很快垮掉了。他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多角化战略选择的失误。史玉柱是最早开发汉卡起家的,又卖了几年生物药品巨人脑黄金,非常火,又进入房地产领域建巨人大厦,这三个行业所需的技术不一样,销售渠道组织方式不一样,供销策略方法也有很大区别,他却在短短几年经营了这样难度非常大的几个行业,最后触发财务危机,很快垮掉了。还有池、飞龙、原来的百文等等,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企业进展战略。 有人说,二三十年代是生产制胜的年代,四五十年代是销售制胜的年代,六七十年代是营销制胜的年代,80 年代以后则是战略制胜的年代。为什么说二三十年代是生产制胜的年代?那时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产品供不应求,只要企业劳动效率高,产品价格低廉,基本就成功了。福特汽车...